服務器
服務器是在網絡環境中提供計算能力并運行軟件應用程序的特定IT設備,它在網絡中為其他客戶機(如個人計算機、智能手機、ATM機等終端設備)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, 一般來說服務器都具備承擔響應服務請求、承擔服務、保障服務的能力[2]。服務器相比普通計算機具有高速的CPU運算能力;長時間可靠運行能力;強大的I/O數據吞吐能力以及具備高擴展性。服務器作為電子設備,其內部的結構十分的復雜,服務器主要構件有:CPU、內存、芯片組、I/O設備、存儲器、外圍設備、穩壓器、電源和冷卻系統。
服務器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大型機(Mainframe)時代。這些計算機設備體積巨大,幾乎占據了一個房間。大型機被企業和政府機構用于處理大量的數據和復雜的計算。隨著計算機成本下降和局域網(LAN)的發展,計算模式發生了變化。在此階段,計算機開始支持客戶端-服務器模型(Client-Server Model)。服務器成為專門提供資源和服務的機器,而客戶端(如個人電腦)請求這些資源。隨著時代發展服務器面臨了一個新的挑戰:資源利用率低。很多服務器在大部分時間里只處理少量任務,浪費了大量計算資源。虛擬化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。到了最近一段時期,云計算(Cloud Computing)徹底改變了服務器的面貌。服務器不再是企業內部的專有設備,而是被托管在云端的數據中心中,由云計算服務商(如AWS、Azure、Google Cloud)管理和維護。